微型加速度傳感器是微型傳感器的分支,歸屬于微機電技術領域,長期以來都是熱門且具備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選用微機電技術的微型加速度傳感器使用期限長、成本低、體積重量小,綜合性能大大優于常規的加速度傳感器,不論在民用還是軍用領域都有著廣泛地應用。
一、壓阻式微型加速度傳感器 工作原理為壓阻效應,即在一塊半導體的某一軸向施加一定的應力時其電阻率產生變化的情況。當有加速度輸入時,懸臂梁在產品質量塊受到的慣性力帶動下產生形變,導致固連的壓阻膜也隨著產生形變,其電阻值由于壓阻效應產生變化,導致壓阻兩端的檢測電壓值產生變化,進而可以通過確定的數學模型推導出輸入加速度與輸出電壓值的關系。做為最早出現的微型加速度傳感器,具備結構、加工工藝簡單,接口電路易于實現的優勢。
二、電容式微型加速度傳感器 的工作原理為位移變化引起電容變化。產品質量塊上配置有檢測電容的一個極板,當有加速度功能時,產品質量塊產生位移,上下電容產生變化,根據電容變化差值可以獲得加速度。電容式微型加速傳感器靈敏度和測量精度高,產品穩定性能好,溫漂小、功耗低。電容扭擺式工作原理與電容式相同,結構不同,其產品質量塊是不對稱的,通過扭轉軸與底座相連,底座表面有固定電極,產品質量塊表面有相應的運動電極,當有加速度功能時,不對稱的產品質量塊在慣性作用下繞扭轉軸產生轉動。
12-23
微型加速度傳感器原理
低頻加速度傳感器是一款標準小、性價比高、以電壓輸出且無直流偏置的加速度傳感器,低頻加速度傳感器具有設備簡潔、丈量精度高、一致性好、抗干擾等特點,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要求。廣泛應用在地基檢驗,橋梁檢驗,機械振動檢驗、接觸式位移檢驗、地質勘探、地震波丈量、水輪汽輪機組檢測等多個檢驗操控領域。低頻加速度傳感器設備辦法1、螺栓聯接:頻響好,設備諧振頻率較高,能傳遞大加速度。2、磁力設備座聯接
10-07
MR磁阻傳感器相關知識普及
磁阻效應,1857年科學家將一個鐵塊放在磁場中,注意到鐵塊的電阻發生了微弱變化,由此發現了磁阻效應。但直到 100 多年后的 1971 年,才第一次提出了磁阻傳感器的概念。,到了1991年,IBM 公司在硬盤驅動器中引入了第一個 MR 頭,使用一條磁阻材料來檢測位數。此前,MR 傳感器只是用于要求不高的價格標簽和標記閱讀器
10-07
多傳感器測量系統
隨著競爭市場的加劇,廠商對效率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為了維持盈利能力,公司需要在保持生產質量的同時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現工業對按時交貨的精確零件的需求正在增長。為了跟上步伐,技術在不斷進步,以使制造商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即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的主要挑戰之一是保持
09-04
電動垂直起降 eVTOL飛機,望未來仰天空
電動垂直起降 (eVTOL) 飛機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重塑城市交通,并影響我們對飛機的傳統看法。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計劃通過一批電池供電的 eVTOL 實現這一目標,eVTOL 是一種新型飛機,類似于電動乘用車和超大型無人機之間的混合體,其內飾類似于豪華汽車。這些 eVTOL 的操作與直升機類似,因為它們將使用直升機停機坪并遵循